第二届上海市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规则

创建时间:  2012/09/20  李晋   浏览次数:   

第二届上海市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
竞 赛 规 则

 为规范第二届上海市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各项工作,遵循"公平、公正、公开、科学、规范"的原则,特制订本规则。
一、参赛要求
 1.竞赛须知
 (1)竞赛报名以学校为单位,每个学校不超过2个参赛队。
 (2)参赛队以抽签形式获得竞赛序号,小车行走比赛和参赛队答辩的顺序按序号依次进行。
 (3)各参赛队报到时须递交5份设计说明书(每袋装1份设计说明书),由工作人员与参赛队当面检查点清;档案袋上应注明学校名称和参赛队员姓名。
 (4)参赛队自行准备加工和装配小车所需的刀具、量具和工具,比赛时可以带入现场。
 (5)小车行走和答辩竞赛过程中,参赛队员不得与本参赛队之外的人员进行交流,也不可以与指导教师交流;有问题可举手向工作人员示意。
 2.载荷要求
 载荷的质量和尺寸规格均按竞赛命题的要求,由竞赛组委会统一提供。在小车行走过程中,载荷不允许掉落。
 3.小车要求
 每个参赛队只能有一辆小车参赛。小车采用三轮结构(1个非驱动轮、2个驱动轮),非驱动轮的最大外径不大于φ50mm。小车的设计制作在本校完成,具体结构造型以及材料选用均由参赛队自主设计完成;燃料燃烧装置只能采用酒精灯结构,不能采用酒精喷灯等其他结构,具体结构自行设计;小车行走过程中,除获得燃料燃烧所转换的能量外,不允许获得任何其他形式的能量。
 4. 赛道要求
 赛道由竞赛组委会提供,赛道为光滑的木质地板,长为40m,宽为1.0m。 
 5.现场竞赛要求
 (1)比赛前工作人员检查参赛小车,不允许小车存储任何其它形式的能量。
 (2)比赛顺序按照各参赛队的竞赛抽签序号从小到大进行。
 (3)参赛队进入赛道后,在评委规定的3分钟(从发出点火命令到小车出发)内小车必须出发,否则无成绩。
 (4)小车前端必须从出发线上中点处出发,至起始线处开始记入成绩。
 (5)小车只能在规定的赛道内行走,否则成绩无效;行走距离不到5米,成绩无效;小车撞到赛道边缘,停止比赛;小车行驶中超出赛道终线的距离,不计入成绩。
 (6)每个参赛队只能一辆小车参加比赛,由裁判员测量小车行走距离、行走时间和能量损耗,取几次成绩中最好的成绩作为此项的最终成绩。
 (7)在决赛中,参赛队的三名选手的分工:一名进行快速成形加工,一名进行车削加工,以另一名为主进行装配与调试。
 (8)快速成形加工所使用的设备、后处理工具和材料由竞赛组委会统一提供;车削加工和装配所使用的设备由竞赛组委会统一提供,所使用的刀具、量具、工具和驱动轮的毛坯材料由参赛队自行准备;零件加工质量由质检员检验,选手加工能力以车削加工操作规范为标准。
 (9)参赛队进入赛道后,在3分钟内且小车行走没有越过起始线,参赛队均可重新调试,但燃料消耗计入成绩。
二、竞赛内容及评分标准
 1.竞赛内容
 竞赛分为预赛和决赛,决赛分为第一竞赛环节和第二竞赛环节。整个比赛由小车行走、加工和答辩等环节组成。
 2.评分标准
 1)预赛
 小车行走距离以竞赛规定的赛道内行走为前提,即小车不加载荷在长40m宽1.0m的赛道内行走的距离超过5米成绩有效。
 预赛总分100分,评分内容包括行走距离、消耗能源和行走速度,其中行走距离占40分,消耗能源占30分,行走速度占30分,如表1所示。根据小车行走距离、消耗能源和行走速度进行评分,消耗能源越少,行走距离越远,行走速度越快,成绩越高。
 (1)以行走距离(S)最远为满分,按照下面公式计算: 
 (2)以消耗能源(E)最少为满分,按照下面公式计算:
 (3)以行走速度(V)最快为满分,按照下面公式计算: 
 (4)预赛总成绩: 
 2)决赛
 决赛包括第一竞赛环节和第二竞赛环节两个环节,总分100分。评分项目包括小车负载行走(20分)、现场加工(40分)、小车空载行走(30分)和技术答辩(10分)四个部分,如表2所示。
表2  决赛评分内容
序号 环节 评分项目 评分主要内容 分数
1 第一竞赛环节 小车负载行走 行走距离 10
   消耗能源 10
2 第二竞赛环节 现场加工 快速成形 15
   普通车削 15
   装配调试 10
  小车空载行走 行走距离 15
   消耗能源 10
   行走速度 5
  技术答辩 方案科学合理、结构设计特色、PPT介绍、答辩 10
总 分 100
 (1)第一竞赛环节(20分)
 小车加载竞赛组委会统一提供的载荷(1kg),在规定的赛道上进行比赛。小车行走过程中,载荷不允许掉落。根据小车消耗能源和行走距离进行评分,消耗能源越少,行走距离越远,成绩越高。
 ① 以行走距离(S)最远为满分,按照下面公式计算: 
 ② 以消耗能源(E)最少为满分,按照下面公式计算: 
 ③ 第一竞赛环节总成绩:
 (2)第二竞赛环节(80分)
 ① 加工竞赛(40分)
 ⊙ 快速成形(15分):参赛队根据预先设计好的数字化模型,任选一种设备进行非驱动轮的成形加工,总加工时间限制在1.5小时以内。成形时间和后处理(包括:打磨、去毛刺、试装配等)时间越短,加工成本越低,此项成绩越高。其中,成形时间占4分,后处理时间占4分,加工成本占7分。竞赛组委会提供多种工艺的快速成形设备折旧及材料加工单价,各参赛队根据比赛规则自己选择,并报竞赛组委会。
 ●以快速成形加工时间最短为满分,按照下面公式计算: 
 ●以快速成形后处理时间最短为满分,按照下面公式计算: 
 ●以快速成形加工成本(主要包括:材料费和设备折旧费)最小为满分,按照下面公式计算:
 ●快速成形总成绩: 
 ⊙ 普通车削(15分):采用普通车削加工方式完成驱动轮的制作,加工时间限制在1.0小时以内。以普通车削的加工时间、加工质量和加工能力为考核标准。其中,加工时间占10分,加工质量占3分,加工能力占2分。
 ●以普通车削的加工时间最短为满分,按照下面公式计算:  
 ●加工质量以提交的图纸为标准,全部符合图纸尺寸要求为满分,按照下面公式计算: 
 ●加工能力以操作规范(工具、刀具、量具摆放,操作和测量等)为标准,每违反一项扣0.2分,最多扣2分,按照下面公式计算:
 ●普通车削总成绩:

 ⊙装配调试(10分):以安装与调试时间为考核标准,装配调试时间限制在1.5小时以内。时间越短,成绩越高。
 ⊙ 现场加工总成绩:
 ② 行走竞赛(30分)
 根据行走距离、消耗能源和行走速度进行评分。其中,行走距离占15分,消耗能源占10分,行走速度占5分。
 ⊙ 以行走距离(S)最远为满分,按照下面公式计算:

 ⊙ 以消耗能源(E)最少为满分,按照下面公式计算:

 ⊙ 以行走速度(V)最快为满分,按照下面公式计算:

 ⊙ 小车行走总成绩:
 ③ 技术答辩(10分)
 各参赛队3名队员同时上场,自选1名学生用PPT介绍方案后,评委对设计方案、加工工艺等进行提问,3名队员均可回答问题。答辩时间10分钟(方案介绍5分钟,提问和回答5分钟)。由评委根据各队提交的设计说明书、学生现场介绍、回答问题和小车美观程度进行评分,总分10分,各项分数见表4。如有参赛队的设计方案雷同情况,则由评审组根据情况扣分,或取消比赛资格。
表4  技术答辩评分内容
评分项目 评分内容 分数
技术答辩 设计说明书 2.5
 现场介绍 2.5
 回答问题 2.5
 小车美观程度 2.5
总 分 10
 (3)决赛总成绩
三、奖项设置
 本次竞赛设立一、二、三等奖等奖项,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发获奖证书。奖项数量由竞赛组委会根据参赛实际情况确定。

 注释:若有变更将及时通过上海大学工程技术训练中心网站(http://gczx.shu.edu.cn/)"竞赛专栏"发布。
 附件:GCZX/UploadFile/20120830-1.pdf第二届上海市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规则pdf文档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竞赛组委会
2012年8月28日

上一条:关于开展第二届上海市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的通知

下一条:第二届上海市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-快速成形培训安排情况

上海大学工程训练中心

上海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为全学校人才培养提供支持保障

上海大学工程训练中心@版权所有

快速入口

常用链接

关注我们

微信公众号:
联系电话:
首页 - 竞赛专栏 - 正文

第二届上海市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规则

创建时间:  2012/09/20  李晋   浏览次数:   

第二届上海市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
竞 赛 规 则

 为规范第二届上海市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各项工作,遵循"公平、公正、公开、科学、规范"的原则,特制订本规则。
一、参赛要求
 1.竞赛须知
 (1)竞赛报名以学校为单位,每个学校不超过2个参赛队。
 (2)参赛队以抽签形式获得竞赛序号,小车行走比赛和参赛队答辩的顺序按序号依次进行。
 (3)各参赛队报到时须递交5份设计说明书(每袋装1份设计说明书),由工作人员与参赛队当面检查点清;档案袋上应注明学校名称和参赛队员姓名。
 (4)参赛队自行准备加工和装配小车所需的刀具、量具和工具,比赛时可以带入现场。
 (5)小车行走和答辩竞赛过程中,参赛队员不得与本参赛队之外的人员进行交流,也不可以与指导教师交流;有问题可举手向工作人员示意。
 2.载荷要求
 载荷的质量和尺寸规格均按竞赛命题的要求,由竞赛组委会统一提供。在小车行走过程中,载荷不允许掉落。
 3.小车要求
 每个参赛队只能有一辆小车参赛。小车采用三轮结构(1个非驱动轮、2个驱动轮),非驱动轮的最大外径不大于φ50mm。小车的设计制作在本校完成,具体结构造型以及材料选用均由参赛队自主设计完成;燃料燃烧装置只能采用酒精灯结构,不能采用酒精喷灯等其他结构,具体结构自行设计;小车行走过程中,除获得燃料燃烧所转换的能量外,不允许获得任何其他形式的能量。
 4. 赛道要求
 赛道由竞赛组委会提供,赛道为光滑的木质地板,长为40m,宽为1.0m。 
 5.现场竞赛要求
 (1)比赛前工作人员检查参赛小车,不允许小车存储任何其它形式的能量。
 (2)比赛顺序按照各参赛队的竞赛抽签序号从小到大进行。
 (3)参赛队进入赛道后,在评委规定的3分钟(从发出点火命令到小车出发)内小车必须出发,否则无成绩。
 (4)小车前端必须从出发线上中点处出发,至起始线处开始记入成绩。
 (5)小车只能在规定的赛道内行走,否则成绩无效;行走距离不到5米,成绩无效;小车撞到赛道边缘,停止比赛;小车行驶中超出赛道终线的距离,不计入成绩。
 (6)每个参赛队只能一辆小车参加比赛,由裁判员测量小车行走距离、行走时间和能量损耗,取几次成绩中最好的成绩作为此项的最终成绩。
 (7)在决赛中,参赛队的三名选手的分工:一名进行快速成形加工,一名进行车削加工,以另一名为主进行装配与调试。
 (8)快速成形加工所使用的设备、后处理工具和材料由竞赛组委会统一提供;车削加工和装配所使用的设备由竞赛组委会统一提供,所使用的刀具、量具、工具和驱动轮的毛坯材料由参赛队自行准备;零件加工质量由质检员检验,选手加工能力以车削加工操作规范为标准。
 (9)参赛队进入赛道后,在3分钟内且小车行走没有越过起始线,参赛队均可重新调试,但燃料消耗计入成绩。
二、竞赛内容及评分标准
 1.竞赛内容
 竞赛分为预赛和决赛,决赛分为第一竞赛环节和第二竞赛环节。整个比赛由小车行走、加工和答辩等环节组成。
 2.评分标准
 1)预赛
 小车行走距离以竞赛规定的赛道内行走为前提,即小车不加载荷在长40m宽1.0m的赛道内行走的距离超过5米成绩有效。
 预赛总分100分,评分内容包括行走距离、消耗能源和行走速度,其中行走距离占40分,消耗能源占30分,行走速度占30分,如表1所示。根据小车行走距离、消耗能源和行走速度进行评分,消耗能源越少,行走距离越远,行走速度越快,成绩越高。
 (1)以行走距离(S)最远为满分,按照下面公式计算: 
 (2)以消耗能源(E)最少为满分,按照下面公式计算:
 (3)以行走速度(V)最快为满分,按照下面公式计算: 
 (4)预赛总成绩: 
 2)决赛
 决赛包括第一竞赛环节和第二竞赛环节两个环节,总分100分。评分项目包括小车负载行走(20分)、现场加工(40分)、小车空载行走(30分)和技术答辩(10分)四个部分,如表2所示。
表2  决赛评分内容
序号 环节 评分项目 评分主要内容 分数
1 第一竞赛环节 小车负载行走 行走距离 10
   消耗能源 10
2 第二竞赛环节 现场加工 快速成形 15
   普通车削 15
   装配调试 10
  小车空载行走 行走距离 15
   消耗能源 10
   行走速度 5
  技术答辩 方案科学合理、结构设计特色、PPT介绍、答辩 10
总 分 100
 (1)第一竞赛环节(20分)
 小车加载竞赛组委会统一提供的载荷(1kg),在规定的赛道上进行比赛。小车行走过程中,载荷不允许掉落。根据小车消耗能源和行走距离进行评分,消耗能源越少,行走距离越远,成绩越高。
 ① 以行走距离(S)最远为满分,按照下面公式计算: 
 ② 以消耗能源(E)最少为满分,按照下面公式计算: 
 ③ 第一竞赛环节总成绩:
 (2)第二竞赛环节(80分)
 ① 加工竞赛(40分)
 ⊙ 快速成形(15分):参赛队根据预先设计好的数字化模型,任选一种设备进行非驱动轮的成形加工,总加工时间限制在1.5小时以内。成形时间和后处理(包括:打磨、去毛刺、试装配等)时间越短,加工成本越低,此项成绩越高。其中,成形时间占4分,后处理时间占4分,加工成本占7分。竞赛组委会提供多种工艺的快速成形设备折旧及材料加工单价,各参赛队根据比赛规则自己选择,并报竞赛组委会。
 ●以快速成形加工时间最短为满分,按照下面公式计算: 
 ●以快速成形后处理时间最短为满分,按照下面公式计算: 
 ●以快速成形加工成本(主要包括:材料费和设备折旧费)最小为满分,按照下面公式计算:
 ●快速成形总成绩: 
 ⊙ 普通车削(15分):采用普通车削加工方式完成驱动轮的制作,加工时间限制在1.0小时以内。以普通车削的加工时间、加工质量和加工能力为考核标准。其中,加工时间占10分,加工质量占3分,加工能力占2分。
 ●以普通车削的加工时间最短为满分,按照下面公式计算:  
 ●加工质量以提交的图纸为标准,全部符合图纸尺寸要求为满分,按照下面公式计算: 
 ●加工能力以操作规范(工具、刀具、量具摆放,操作和测量等)为标准,每违反一项扣0.2分,最多扣2分,按照下面公式计算:
 ●普通车削总成绩:

 ⊙装配调试(10分):以安装与调试时间为考核标准,装配调试时间限制在1.5小时以内。时间越短,成绩越高。
 ⊙ 现场加工总成绩:
 ② 行走竞赛(30分)
 根据行走距离、消耗能源和行走速度进行评分。其中,行走距离占15分,消耗能源占10分,行走速度占5分。
 ⊙ 以行走距离(S)最远为满分,按照下面公式计算:

 ⊙ 以消耗能源(E)最少为满分,按照下面公式计算:

 ⊙ 以行走速度(V)最快为满分,按照下面公式计算:

 ⊙ 小车行走总成绩:
 ③ 技术答辩(10分)
 各参赛队3名队员同时上场,自选1名学生用PPT介绍方案后,评委对设计方案、加工工艺等进行提问,3名队员均可回答问题。答辩时间10分钟(方案介绍5分钟,提问和回答5分钟)。由评委根据各队提交的设计说明书、学生现场介绍、回答问题和小车美观程度进行评分,总分10分,各项分数见表4。如有参赛队的设计方案雷同情况,则由评审组根据情况扣分,或取消比赛资格。
表4  技术答辩评分内容
评分项目 评分内容 分数
技术答辩 设计说明书 2.5
 现场介绍 2.5
 回答问题 2.5
 小车美观程度 2.5
总 分 10
 (3)决赛总成绩
三、奖项设置
 本次竞赛设立一、二、三等奖等奖项,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发获奖证书。奖项数量由竞赛组委会根据参赛实际情况确定。

 注释:若有变更将及时通过上海大学工程技术训练中心网站(http://gczx.shu.edu.cn/)"竞赛专栏"发布。
 附件:GCZX/UploadFile/20120830-1.pdf第二届上海市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规则pdf文档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竞赛组委会
2012年8月28日

上一条:关于开展第二届上海市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的通知

下一条:第二届上海市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-快速成形培训安排情况

上海大学工程训练中心

上海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为全学校人才培养提供支持保障

上海大学工程训练中心@版权所有

快速入口

常用链接

关注我们

微信公众号:
联系电话: